来源:@华夏时报微博配资炒股官方网
华夏时报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
美联储降息如期而至。
美东时间9月17日周三,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公布,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4.25%—4.5%降至4%—4.25%,降幅25个基点。
这是美联储自2024年9月开启降息周期以来的第四次调整。美联储最新点阵图显示,预计2025年底前还将降息50个基点(即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),这意味着2025年全年美联储可能累计降息75个基点。
随着降息靴子落地,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一定波动。美股三大股指一度出现冲高,后快速回落;美元指数走势先抑后扬;人民币汇率则稳步升值;国内A股市场也呈现出宽幅震荡的格局。
这一系列连锁反应,正是全球资本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政策的直接反馈。
从长期资金配置视角审视,当前美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,市场预测美联储年内或有3次降息空间。在此背景下,中美利差有望进一步收窄,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外部压力边际缓解,为我国央行实施货币宽松政策创造了更有利的外部环境,中国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,正持续吸引全球资金的关注与青睐。
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
一如市场预测,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。
“尽管这是美联储自去年12月降息后时隔9个月的第一次降息,但却符合市场预期。”多位受访人士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在议息会议前市场预期本月降息的概率就已高达99.7%。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此次降息举措是一项风险管理决策,没有必要快速调整利率,降息50个基点未得到广泛支持。
在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看来,本次降息的核心触发因素,是近期美国就业数据的恶化速度、幅度以及潜在风险,远远超过了通胀的温和反弹幅度。因此,美联储急需采取“预防性降息”策略,以此应对可能加速恶化的就业形势。
会后公布的季度经济预测数据,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观点。
数据显示,美联储将今年美国GDP增速预测从6月的 1.4%上调至1.6%,同时下调了明后年的失业率预期,这表明美联储对当前美国经济的韧性仍保有一定信心。然而,上调通胀预期,并将通胀达标时间推迟至2028年,这凸显出美联储意识到通胀在中长期内可能依然顽固,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。
“这种预测组合传递出清晰信号,美联储已准备短期内容忍适度通胀,以换取就业市场的稳定。”王青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。
与此同时,从点阵图的分布情况来看,美联储内部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分歧也较为明显。
招联首席研究员、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在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美联储最新点阵图显示,预计2025年年底前还将降息50个基点(即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),这意味着2025年全年可能累计降息75个基点。到2026年和2027年,预计每年可能再各降息25个基点。
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在研报中表达了相近判断。他认为,考虑到美国后续就业动能仍将较为低迷,且当前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已形成较高共识,预计今年剩余两次会议美联储仍将各降息25个基点。不过后续通胀二次上升,以及潜在政治干预的风险也不可忽视。
美联储降息缩小中美利差
也正因为美联储此番降息节奏更趋审慎,全球资本市场在预期框架内呈现出一定波动。
美联储降息落地后,美股三大股指一度大幅冲高,但随后迅速回落,显示出市场对未来经济前景仍存在疑虑。美元指数则是跌破月初的低点,降至96.22,创下2022年2月以来的新低,不过随后又有所拉升,反映出市场对美元的复杂预期。
值得注意的是,鉴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早有预判并提前消化,近段时间以来,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稳步升值的过程中,展现出较强的韧性。但单就9月18日的行情表现来看,汇市开盘较为平稳,相关汇率未出现大幅波动。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.1085。
美联储降息之后,将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何种影响?
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曾在7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下半年重启降息,主要发达经济体处于降息周期,市场对美联储重启降息的预期升温,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将得到改善,中美利差趋于收窄。
“具体到当下,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降息后,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对齐,我国货币宽松面临的汇率压力将明显减轻,为降息创造了外部条件。”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在研报中如是说。
王青进一步分析称,对人民币资产而言,中美利差收窄将有效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,但国内经济基本面仍将是决定外资流向的关键因素。伴随美联储降息以及美国经济降温,美元指数还将承受一定下行压力,这将为人民币带来被动升值动能。
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分析称,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为我国提供了“政策调整+汇率稳定回升”的窗口期。
“从货币政策角度剖析,美联储降息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,政策操作重点将更加聚焦于刺激国内经济发展。中美利差收窄也将缓解资本外流压力,为国内实施支持性货币政策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。我国可以利用总量和利率工具补充流动性,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。”王有鑫说,随着美元融资成本下行,实施吸引跨境资本流入的外汇管理政策具备了更有利条件,这将助力引导跨境资本投向我国科创及新兴行业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。
在人民币汇率方面,王有鑫补充道:“联储降息通道再度打开,人民币汇率将呈现‘政策驱动—资本流入—预期强化—基本面改善’的升值逻辑,年内人民币走势有望维持‘双向波动,稳定偏强’格局。”
其他大类资产方面,“历史经验表明,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后,国内权益类资产往往有超额收益。”董希淼分析称,债市方面,降息周期中,债券价格通常上涨,收益率下行,这无疑利好债市。在大宗商品领域,黄金在降息前因避险情绪和降息预期支撑而走强,但在降息实际落地后,黄金往往会进入区间震荡,因为风险偏好回升可能减弱黄金的避险吸引力。此外,美元走势强弱会影响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,可能对原油、铜等商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。
董希淼坦言:“下一阶段,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‘以我为主’,兼顾内外平衡,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降准降息都还有较大可能和一定空间。不过从当前形势来看,降准可能会优于降息。”
房地产市场方面,“从历次美联储降息的操作来看,都会涉及我国房企美元债融资的成本问题。总体上其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美元债融资的成本,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债务的化解加速。”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。
“另一个重要看点在于,我国已放宽外资购房相关限制,这一举措客观上将吸引各类资金加速流入住宅等市场领域。从外资流入方向观察,需重点关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三座城市的高端住宅市场与商办市场。”严跃进认为,此类市场不仅价格处于相对低估区间,亦是各类资金布局的核心领域。此外,服务式公寓及高端租赁项目等业态,同样将成为外资加速进入的重点方向。
责任编辑:徐芸茜 主编:公培佳配资炒股官方网
世诚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